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别熄火

发表于2005-08-15



    近日忽然发现,在我家小区的一溜沿街商铺中间,又有一家二手房中介店“玩失踪”,这好象是近两个月来的第三家了。上海楼市这次真的是“狼来了。”想当初,这些中介店如苍蝇般聚集在新建小区的周边,可见房地产的暴利是多么诱人,因为在房地产“生态链”中,二手房中介店也只是排在开发商、设计商、承建商、代理商、广告商之后,喝下游油水的“小字辈”。

    中国人具有强烈的“恋地”情结,所以在古代,只要有点钱,都会想法买田置地,这是农耕文明浸染太久的缘故,家里若有“良田五百亩”,那可是牛气冲天的事。由地延伸到房,似乎天经地义,也就形成了房地产。对房子渴望,本是人类同需,可就现在社会而言,中国老百姓对房子的感情简直是图腾崇拜。

    即使在世界首富的美国,私房拥有率也只是40% ,而在目前的中国已高达80% 。由此反映出中西方在消费方面的重大差别。西方人比较注重及时享乐,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就不愿以牺牲生活品质而负重买楼;而中国人,无论如果一定先搞套房子,多数还会深谋远虑到为儿子找媳妇增加筹码,因此会不惜预支几十年的收入,过去是央亲托友借款,现在则迅速适应了向银行贷款。

    在货币分房的政策刺激下,1999年以来的这波大牛市,让无数人圆了住房梦,也圆了无数人的发财梦。尤其是上海楼市,温州炒房团兴风作浪,上海本地投资者盲目跟风,外地有钱人趋之若骛,国外热钱滚滚而来。2002年圈内有微弱的声音认为楼市有泡沫;2003年大谈拐点即将出现,结果均价一跃成为全国“老大”;2004年喊涨和喊跌的两派激烈论战,却成为涨幅最高的一年;2005年3月,市中心的高价楼盘排队难弄到手,越贵越抢手,售楼员个个像大爷。从3月开始,宏观调控发狠,“国八条”等猛药砸向房地产业。如一场喜剧的进行到最高潮,却突然断了台柱,台上“食客”惶作一团,台下看客“幸灾乐祸”。

    从三月底到六月,大家都在引颈观望,或者说买卖两方在博弈。开发商还沉浸在回忆过去“大鱼大肉”的日子,怎愿割肉降价;想要买房的自住客则“久旱逢甘霖”,恨不能那帮黑心肠的开发商被淋成“落汤鸡”,看跌的心理预期使他们悟紧了钱袋;而房子在握的投资客,有些自恃已赚了不少,降价逃市,有些不忍跳楼的只能做“打持久战”的准备,由售转租。

    据统计,整个六月份,市区有一半的楼盘业绩为“鸭蛋”,越高档越难卖,能不退已谢天谢地,售楼员那早已僵硬的笑肌,重又向客户“怒放”。进入七月份,市场形势渐明朗,整体走弱不可避免。撑不住的中小开发商首先开始“跳水”,直接降价百分之二十已不稀罕,而那些大牌开发商中除了小部分“死要面子活受罪”地还在坚守价格,大部分也开始进行打折、特惠、购房送大礼。而且,宏观政策打压之外,今年上海市政府推出的“两个1000万工程”(1000万平米配套商品房,1000万平米中低价房),也将对整个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因为2004年上海总的住宅成交量也就2800万平米,凭空增加这么多的房源,必然导致明显的供大于求。

    楼价下调,老百姓当然拍手相庆,还嫌跌得不够狠。可房地产已成为国家,尤其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一业衍生多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它的重挫必然导致整个GDP、就业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目的是不希望楼市“大起大落”,现在为楼市“清火”,就是为了避免楼市未来的“熄火”。
只有经历“风雨满楼市”,才能“雨后现彩虹”。



发表于《中国房地产报》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