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是否也应实行降价补偿

发表于2005-08-08
楼市是否也应实行降价补偿

   
 文/黄罗维


    市场在变,价格也在变,楼市的涨跌几乎就在一瞬间发生变幻。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降价的浪潮当中,各类楼盘的打折声此起彼伏,而且也不断有新的开发商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期间,最让人感到心惊的是所谓的“高台跳水”,比如某个楼盘在一期开盘时由于开价过高而成交稀少,于是一下子来了个急转弯,开发商宣布降价20%~30%,由此成交量终于因为价格的降低而有所回升。但在这一令人欢欣的结果背后,却也因这样的突发降价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对于那些在一期开盘时高价买入的购房者来说,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突然发生大幅降价,他们由此而引发的损失是不是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呢?其实这也是最近一些有类似“痛苦”的购房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那么,在现实的市场中这一情况是如何演变的呢?前几日我也遇到了一个发生此类剧烈震荡的楼盘。这个楼盘5月一期开盘时过于“热血沸腾”,过高的开价导致卖出二十多套房源后就不见再有动静了。终于一个月后开发商决定在二期开盘时降价20%,自然那些一期没有卖出去的房子现在也同样“掉价”20%。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对于一期已经卖出去的那二十多套房源作出了“降价补偿”的决定,价格重新按二期的房价计算,差价部分退还给购房者。
    其实所谓“降价补偿”说得最多的还是在汽车行业,去年年底,东风日产正式启动降价补偿政策,承诺从2004年12月15日起至2005年3月15日,如果消费者购买了天籁、蓝鸟等任何一款东风日产的汽车之后,厂家有降价行为发生,东风日产将全价补偿差额。对此厂商这样认为,实行差价补偿目的是用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来重拾汽车销售行业的信心。
     不过有人说房地产业与汽车业并不具有可比性,房地产市场同样也是个投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涨与跌,赢与亏,理应由投资者自身来承担。而在另一方面,汽车的“降价补偿”宣传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作用,它是一种销售的策略,是厂商与消费者玩的一场关乎价格和心理的游戏。但除了这些,我以为在这“降价补偿”概念的背后,却也揭示出这两个行业所共同存在的游戏规则上的不平等。
现在汽车呈现出明显的降价趋势,在这个混乱的市场环境中,汽车厂家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实施了掠夺式的价格策略。基本套路是,在形式上不断“翻新”老旧的车型,以高价位推向市场,获得了高额利润之后,再推出降价行动。换个角度看,房地产业似乎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所谓供求关系的撮合下,楼市价格在经历了成本定价、市场定价后,到最后居然形成了开发商定价的局面,所谓的价格联盟也是不断跃然纸上。利润的最大化导致了在前期市场中的你争我夺,由此引发的房价远远脱离成本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广大购房者显然是无助的,面对如此的市场环境他们无可奈何地成了被掠夺的对象,高位入市并不是源于投资的冲动,而是一种弱者对强者妥协。当一个市场化的产业瞬间变成了一个垄断行业时,开发商也成了价格的主宰者,购房者的选择只能是接受。
    但如果由于开发商自己定价失误,在短期内降价而造成损失,这是不是应该由购房者自己来承担呢?我看是值得商榷的。“降价补偿”之举虽然出于无奈,但值得嘉许的是,它为我们这个时代贡献了一种伦理资源。它的潜台词是,无论企业出于何种原因、采取何种市场策略,都不把企业负担转嫁给消费者,更不变相欺诈和掠夺。这样的“许诺”不仅需要远见和道德勇气,更需要胆识和实力作为后盾。
所以我们在这里讲楼市的“降价补偿”,并不是要把市场涨跌的责任归咎于开发商,而是旨在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市场发生动荡时,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都有着维护市场公平的义务,而不是再去结盟,去维系那依靠垄断而抬高的价格。
(作者:黄罗维)
发表于2005-08-15
上一页|1|
/1页